停產清模每天虧10萬?鋁鎂壓鑄脫模劑避坑指南:3招省出5%以上凈利潤
鋁鎂合金壓鑄生產中,壓鑄脫模劑不適合或者不會選壓鑄脫模劑,積碳、粘模、工件發暗等問題接踵而來!今天科之英脫模劑化身"壓鑄脫模劑科主任",用三步驟精準開方——
首先在選擇壓鑄脫模劑時,需要滿足壓鑄工況(壓鑄件結構、鋁合金材質、壓鑄機的噸位、模具溫度、冷卻效果、壓鑄之后的工序、壓鑄對于脫模劑的要求),這樣更適配現場,使用效果更好。就像比如感冒時找醫生開藥,得和醫生說一下自己年齡、身體溫度(怕熱還是怕冷)、有無痰(白痰還是黃痰)、有無鼻涕(白鼻涕還是黃鼻涕)、咳嗽(疼不疼)等綜合因素,醫生才可以因地制宜,開出適合自己的藥。
溫度是選擇脫模劑的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,因為整個壓鑄過程可以凝練成三個階段:熔煉---充填---凝固,溫度是所有環節中最最重要的。
溫度包括鋁液溫度、模具噴涂前溫度、模具噴涂后溫度、模溫機工作溫度、噴涂時長對于模具溫度的影響等。毫不夸張的說,溫度直接決定壓鑄脫模劑的耐溫選擇,對于脫模劑的選擇可以占比超過70%。
比如模具溫度(300°以上)和(200°以下)對于壓鑄脫模劑在耐溫上選擇上千差萬別。模具溫度越高,對于脫模劑耐溫要求越高,比如溫度大部分場合超過300℃,尤其是在一些壓鑄機噸位大(1600噸以上等)、因為各種原因(水質偏硬擔心管道堵塞或者基于成本考量)沒有冷卻水或者模溫機,亦或是冷卻效果差,或者是脫模劑回收利用等場合,這些場合建議選擇耐高溫的脫模劑。
壓鑄件結構、大小、厚薄程度、深腔等,壓鑄件使用的材料型號,對應的壓鑄機噸位、以及后道工序有哪些要求(比如有些陽極氧化要求比較高的場合無硅脫模劑更加適合)等,給工件做個細致的"X光" 。比如手機中板難度(0.5mm)和方向盤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,就像小朋友感冒和大人感冒,癥狀類似,但是各自抵抗病毒的能力有所區別,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解決的。
同時還需關注車間對于脫模劑的要求,就是提出限制條件,比如目前用的壓鑄脫模劑有什么問題,積碳怎么樣,后續好清洗嗎,或者現在壓鑄件有出現什么問題嗎等等。就像開藥的,有沒有對什么藥品過敏,或者之前開的藥效果怎么樣,等綜合評價。
舉個真實案例:某汽配廠用普通脫模劑生產缸體,因模具溫度過高(380℃,冷卻效果不好)導致脫模劑高溫成膜性差,近澆口處經常粘模,經常需要清理。經"問診"后改用6301耐高溫型,原有基礎上減少70%以上粘模,同時也通過工藝優化,近澆口基本不粘模了。
如何選擇適合的壓鑄脫模劑,根據現有工況決定適配的壓鑄脫模劑,可以從以下角度去選配。就像醫生不會見人就開抗生素,選壓鑄脫模劑也得對癥下藥:
? 三維藥效評估
根據客戶實際工況,選擇適配的壓鑄脫模劑。無論是脫模劑的耐溫性、潤滑效果、積碳控制以及后續清洗效果等方面綜合選擇。如果不基于工況給出脫模劑,只看價格或者品牌選擇脫模劑,容易出現壓鑄脫模劑預算成本增加,出現兩個誤區,一個是國外品牌質量優于國內,第二個就是壓鑄脫模劑價格越高質量越好。壓鑄廠客戶的目的是為了供應優質壓鑄產品給客戶,所以理論對于其供應商要求就是好的品質和好的價格服務,只要供應商提供出替代產品,不一定要國外品牌和高價,在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競爭白熱化時,更需要選擇優質的供應商。
①退燒能力=耐高溫性:模具溫度超過300℃,如果疊加冷卻效果不佳的因素,建議選用耐高溫脫模劑;如果模具溫度在180-240℃左右,建議使用通用型脫模劑更適合。
②潤滑作用=脫模順潤滑:要注意深腔處脫模劑潤滑效果。
③殺菌效果=積碳控制:和客戶的工況結合起來,在保證脫模效果的前提下,有更少碳化物產生。市面上有宣傳無積碳脫模劑,這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經驗,都無法實現。因為壓鑄脫模劑主要由有機物構成,最終都會碳化,只不過多或者少的差別,所以只要能在原有基礎上減少碳化物產生,減少清理模具時間,就很棒了。
④精神狀態=清洗涂裝效果:很多工件后續有噴涂或者涂裝膠粘的工序,我們根據客戶的需求,在保證脫模前提下相對有更好的清洗效果。既要100%的脫模效果和100%的清洗效果,這屬于魚和熊掌,不可兼得。因為好的脫模效果一定是在模具表面有很好的成膜附著效果,既然附著好,何談完美的清洗效果,就比如葷菜的盤子和素菜的盤子,顯而易見素菜盤子更易清洗。因此,需要在兩者直接做好平衡。
經過第一步工況匹配后,下一步就是脫模劑固含量的匹配。脫模劑含量從10%-40%不等,不同規格對應價格、對應稀釋比千差萬別,因此最好用折光儀測一下大致含量(超過25%含量,數據較大,建議稀釋一倍水后測試),當然如果用烘箱會更準確些。這一步的目的是方便現場測試以及后續報價。
壓鑄脫模劑的價格主要是需根據工況、脫模劑的原材料、脫模劑固含量、脫模劑的用量、距離遠近、包裝規格、賬期等因素決定的,建議前提確定好基本信息。比如20%含量10噸發往江浙滬的成本就比20%含量5噸發往東北的成本高。
? 用藥劑量別照搬
脫模劑濃度=固含量≠吸光度:在壓鑄現場,脫模劑試樣中,常常以原來脫模劑的脫模劑吸光度作為測試脫模劑吸光度對照,這是完全錯誤的。每家脫模劑使用的原料、哪怕同一家脫模劑使用的原料不同固含時,相差也是極大的。因此在測試前最好是根據固含量進行對比,在同樣的固含量前提下,原有脫模劑稀釋倍數、脫模效果、清洗效果和現有的對比。這是更為客觀精準的。
建議稀釋比例=用藥劑量≠不可變更:比如供應商建議1:100稀釋,這是一個參考因素,具體要結合實際工況適當調整。比如現場噴涂時間長,壓鑄件簡單,稀釋倍數可以再提高,如果現場噴涂時間短,壓鑄件復雜,那么可能80倍更適合。
?? 庸醫警告:別信"包治百病神藥"!
比如完全不積碳的壓鑄脫模劑;清洗效果百分百,脫模效果百分百的壓鑄脫模劑;一款脫模劑可以應用所有場合。
就像新藥上市都要三期試驗,壓鑄脫模劑更要實測!眼見為實,才更為妥帖。先從小試、中試開始,客戶反饋效果很好,在后續供貨中持續關注客戶鑄件質量和脫模效果,進行跟蹤服務,和客戶共同成長。
希望大家都能選到適配自己工況的壓鑄脫模劑,助力企業提質、增效、降本,我們一起為了更美好的壓鑄未來奮斗。
想了解更多有關《【壓鑄廠老板/采購速查】壓鑄脫模劑采購致命錯誤:每年5%利潤竟被“隱形吞噬”!3招立省>5%利潤(附避坑清單)》,或您需要專門定制的壓鑄脫模劑,您可以添加聯系方式(同微信)15021483232 。